经济好转带动沪胶低位波动
周二,受经济好转影响,沪胶低位震荡。
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7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预测均值为50.9,较上月调研水平(50.6)继续回升。
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1.0%,较上月的50.8%进一步回升,连续4个月回升的同时,创下今年以来新高。与此同时,6月汇丰PMI终值为50.7%,虽然略逊于初值50.8%,但仍创下7个月来的最高值。
6月官方与汇丰PMI数据双双反弹,显示伴随早前决策层微刺激力度的加码,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已经有所遏制。
当前回暖很大一部分与外需带动新出口订单明显提升有关,国内不少高频数据仍然低迷,如铁矿石、煤炭等工业生产品价格仍在下滑,发电日均耗煤量也在下降,显示若要实现经济稳步反弹,仍需政策与改革共同发力。
进入6月以来,国内经济企稳迹象更加明显,但本轮稳增长与以往不同,定向刺激主要集中于小微企业、农业、基建等领域,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改善速度更快,政策刺激力度不能完全对冲地产下行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若维持现有政策取向,从全年的角度看,经济环比增速企稳在即,但同比增速回升概率偏低。
经济回升仍存在三大隐忧:一是由于高基数效应,6月下旬的发电耗煤增速已经出现跳水,而且7、8月更不乐观;二是煤价和钢价迭创新低,意味着内需依然萎靡;三是各种政策放松之下6月地产销量降幅仍在扩大,预示下半年中上游需求不容乐观。他认为,5月以来,宏观数据改善而微观企业数据依然羸弱,显示经济反弹基础并不牢固。
预计2014年我国GDP增速将小幅放缓至7.5%左右,且季度波动将明显收敛,全年运行平稳。
调研结果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7.4%,持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水平。二季度经济总体趋稳,第二产业在政策的刺激下较第一季度略有改善,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第三产业改善不明显,考虑到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大于一季度,以及第三产业近期增速高于第二季度,预计二季度GDP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在7.4%左右。
预计随着稳增长大项目进入实质动工阶段,将带动整体投资启稳回升,全年 GDP 将能实现 7.5%的目标,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长期困境仍未解,财政投资稳增长仅仅具有脉冲式的短期效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汀•拉加德7月7日表示,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活动复苏有望加速,尽管2015年的全球经济活动“加速度”将低于预期;同时,美国经济料将持续加速增长。
IMF定于本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与4月时的预期值略有差别,其中中国经济令人放心,不会出现急速下滑。
虽然美国经济反弹正在加速,但风险依然存在。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比预期的更令人失望,不过只要美联储有序撤出宽松货币政策(QE),而且有一个明确的中期预算框架,美国经济的增长应会提速。
欧元区目前正在逐渐摆脱经济衰退,欧元区各国继续推行包括完善银行业联盟的改革至关重要。
崛起中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让IMF感到很放心,因为其经济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只是稍微放缓增长。预计中国经济2014年将可取得介于7%至7.5%区间的增长幅度。
受上述宏观经济影响,沪胶低位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