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抛弃的旧橡胶轮胎,通过简略加工创新后,"摇身一变"成全新轮胎后再次流向商场。这样的"三无"轮胎上路,存在着十分大的安全危险。
8月5日,在福建省福清市质监部分帮忙下,福清警方摧毁一家出产出售不符合标准的创新轮胎黑窝点。经开始统计,涉案价值近130万元。
这家黑窝点坐落福建省福清市宏路大街东坪村,临近324国道。日前,民警下乡造访中,发现了这家工厂在很多出产创新轮胎并出售牟利。8月5日一大早,福清公安局经侦大队联合福清质监局等相关人员敏捷前往该窝点进行清查。
"这家工厂里边的设备十分粗陋,也未获得相关运营许可证,归于'三无企业'。"当天,民警在现场看到,厂房内堆积着很多的无牌创新后的轮胎,而里边只要几台模边机及人工贴胶的设备,无法找到必备的硫化机及轮胎压力检测等正规设备,制造工序十分简略。
随后,经福清质监局执法人员抽样判定,该工厂所出产的创新轮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当天,库存的创新轮胎悉数被查扣。
据福清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介绍,这家轮胎加工厂是2008年开端出产的,主要是从社会上贱价收买一些旧的、抛弃的卡车轮胎,通过简略创新后,再以远低于商场价的价格出售给过路的卡车司机,从而流向商场。
"一些在工地上跑的大卡车轮胎磨损快,这种创新轮胎价格低,很受他们的欢迎。"该民警说,这些旧轮胎通过创新后价格低,而正规、合格的卡车轮胎价格一般数千元不等。
民警查询了解到,因为该窝点地处324国道附近,每天交游的卡车十分多,这让黑窝点有了生存空间,"据加工厂负责人讲,他们每个月都可以卖出五六十个创新的轮胎。"
经开始估算,该案涉案金额高达近130万余元。现在该案子正进一步深挖中。
福清公安局经侦大队副中队长吴炜介绍,这种通过二次创新加工后的残次轮胎,质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存在很大安全危险,如发作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创新轮胎耐磨性、耐压性差,若用在重载卡车和高速公路上行进的车辆上,极易发作爆胎。现在国家对创新轮胎的运用是有严厉约束的,正规的创新轮胎出厂后要承受严厉检测。特别是汽车前轮,严禁运用创新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