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环保风暴影响,很多塑料行业人士可能都处于旺季不旺的尴尬境地。关停、取缔、涨价、断货…有生产商称:未开的日子请不要问价,直接问有没有货。
可能你会觉得过于夸张,但其实不然。8月22日,常州常塑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布紧急通知,称由于上游阻燃剂供应商受到环保巡查的影响,公司目前无法正常供应环保阻燃ABS系列产品且库存有限,有需求的客户需提前备货以免断供。同时由于目前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剧烈,期间以临时报价为主。
据相关消息称,再生塑料工作及下贱工作所遭到的冲击更甚,80%的企业停产收拾乃至直接关闭。十九大及全运会期间,不论证件是否彻底,各出产企业将全部停产。
由此可见,旺季断货已成定局,价格上涨亦是必然趋势。环保督查作业回忆
早在2015年7月,中心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就审议经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晰建立环保督察机制。督察作业将以中心环境保护督察组的方法,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打开,并下沉至部分地市级党委政府部门。
经过一次试点和三次正式推行,近期,第四批中心环保督察也现已初步,8个督察组已接连进驻,督查时刻为一个月。
根据环保部提出的《固定污染源排污容许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其间触及到的石化工业基本上都会合在东部沿海,首要分为石油化工、煤化工和无机化工三个方面。其间石油化工触及到PP、LLDPE、PTA,PVC等大宗产品,煤化工则首要触及到动力煤、甲醇等大宗产品。因而此次督查,除了西部省份,所触及的绝大多数是会合在东部沿海,且均是动力化工首要聚集地的省份。
比如PTA是出产聚酯和纤维的重要材料,在我国其首要出产地则会合在江苏和浙江省。相同,PP和LDPE的首要出产省份也会合在江苏和浙江。而另一个化工大省——山东,则以原油消费,沥青制作,橡胶轮胎出产为主。以上三省均在此次的环保督查规划之内。
环保督查对塑料行业的影响
环保风暴之下,塑料行业上游多种原材料迎来“集体涨价”潮。以再生塑料为例,去年EPS茶色再生颗粒还只是4900元/吨,如今已经涨到7200元/吨。据不完全统计,从4月至今,全国再生塑料行业已经多次调价,EPS再生颗粒最高上调幅度达2000元/吨。当然,再生塑料价格暴涨不仅仅是环保督查限产的原因,禁止废塑料进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一些企业宣布停止接单,已经缺货,甚至出现断货,紧张情绪在行业内酝酿并开始扩散。
环保督查关于设备开工率的影响也非常显着。以PVC为例,国内PVC企业以往检修期多会合在年头2、3月份,受环保督察加严等要素影响,今年以来,特别是7、8、9月检修的企业增多。据卓创数据闪现,现在长期泊车企业维持在3家,触及产能68万吨,占PVC产能的3.3%;7月份以来停产检修触及产能高达370万吨,占总产能的约18%。7-8月份以来由于环保要素检修导致的工作开工率的下降,将是8-11月份PVC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
下贱商场方面,许多环保设备不完全,环境污染严峻的小型塑料制品企业面临关停,特别是河北、山东、河南等区域,这类不符合环保资质的企业较为会合。关停在短期之内会对商场带来利空,但履历洗刷和筛选后,下贱企业的整合将会加速进行,关于环保设备齐备的规划企业而言是利好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