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科技部在青岛安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橡胶轮胎全生命周期绿色制作关键技能与配备研制及工业化"项目检验会,来自科技部、青岛市科技局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到会了会议。当天,专家组一行到项目演示基地赛轮股份有限公司现场检查项目相关配备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在听取项目报告并经充沛质询和讨论后,专家组共同以为,该项目完成了规定的方针和任务,技能和财务方面均到达了查核方针要求,赞同经过检验。
跟着我国高速公路及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具有高速、生热低、耐磨损、节约能源、安全性好等优异功能的子午线轮胎的商场需求急剧增加。现在,我国轮胎职业规划已居世界首位,出产配备根本完成国产化,并到达必定的技能水平。但面临经济全球化脚步加速和新科技革新带来的挑战,我国轮胎职业在绿色制作工艺、技能、配备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必定距离,也对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必定的影响。
该项目依据轮胎出产和运用方面存在的"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附加值)问题,以塑胶制品轮胎原材料出产、轮胎制作、旧轮胎翻修为主线,提出一套从工艺、技能、配备到办理的轮胎绿色制作归纳优化计划,完成轮胎出产及运用各阶段削减环境响、下降能量消耗、进步资源利用率。
自2011年以来,项目先后在低温一次法炼胶技能、预硫化环形胎面创新技能、轮胎胶片电子辐射预硫化技能、子午胎翻修工艺与关键技能、轮胎企业气动节能操控与办理技能、子午线轮胎高效硫化技能等关键技能与工艺方面完成了新的突破,对我国轮胎职业绿色制作技能发展和运用起到了严重的推进效果。
该项目完成了以上技能和效果的转化和工业化,在正新硅胶混炼胶轮胎、杭橡集团、双钱轮胎、贵轮股份等企业进行了推广运用,向商场累计供给成套配备超越40套,已完成销售收入累计3.8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经过该项意图实施,形成了长时间稳定的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根底、以轮胎工业循环经济工业链为方针的产学研协作模式。项目团队共累计申请专利28项,宣布科技论文23篇,制定国家标准2项、职业标准5项,取得省部级科技奖赏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