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东营市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综述

   2014-09-22 6210
核心提示: 橡胶机械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突出抓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为推进全市“两个率先”和新一轮科学跨越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中国橡胶机械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突出抓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为推进全市“两个率先”和新一轮科学跨越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拓宽渠道

不拘一格聚人才

凡事欲成,政策先行。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技术市场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科技等有关部门配套出台了《东营市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等配套办法细则,在人才引进及培养、科技人才创业扶持、技术交易促进等方面推出多项具有“含金量”的措施。修订了《东营市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将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提高到30万元,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授奖项目数量,科技奖励激励科技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升。

实行“柔性”引才。引导企业根据各自实际,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量才为用,灵活计酬”的原则,采取“周末专家”、技术顾问等形式与专家教授进行合作,用人单位和外部智力资源各取所需、成就“双赢”。近年以来,我市先后与瑞典皇家工程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26家海内外高校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启动运营。邀请12所海洋领域科研院所来我市举行了“海洋专家东营科技创新行”活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了橡胶轮胎产业技术论坛,先后组织开展了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工厂及智能装备技术”发布会,邀请了30余名专家到我市开展技术指导活动,5名专家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余项。

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当下,人力资源的流动亦莫能外。我市向全球抛出橄榄枝,从美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20余名,帮助市内30余家企业与海外高科技团队建立了联系,引进高科技项目10余项,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海外军团”成为我市外部智力的重要来源。

完善机制

暖意融融注心间

建立完善人才信息数据库,实现“按图索骥”。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科研院校沟通联系,建设了东营市科技人才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入库专家进行更新,现入库专家已达3800余名,技术领域涵盖石油装备、绿色化工、建筑建材、造纸、纺织、有色金属等,为我市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智力资源储备。

建立科技人才联系制度,提供个性化服务。我市科技管理部门制定了《联系科技人才工作制度》,与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建立了联系机制,定期与联系对象开展座谈交流,了解他们所需所盼,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当了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娘家人”。开展了向科技人才“送政策”活动,编印《科技创新政策汇编》,汇总国家、省、市有关科技政策140余条,并举办了科技创新政策宣讲报告会、创新驱动与科技金融报告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知识培训班等活动,为他们送去了实在管用的科技政策。

实施重点人才工程,进军高端。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引进对象,连续实施了多项人才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总数达到6名;已引进李玉等3个院士团队和中美轮胎橡胶研究等3个海外创新团队,华泰集团等6家企业设立“泰山学者”岗位。我市引进的“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黄河三角洲学者蔺爱国研究员,是2011年度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开发出了以聚四氟乙烯(PTFE)荷电膜为核心的精细处理油田含油污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进的“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黄河三角洲学者杨道永教授,开展的“高含水油藏CO2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封存的关键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搭建舞台

斫成百舸渡中流

科技园区是创新资源汇聚之地,也是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科技人才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托。作为我市建成的全省第二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优化、人才团队引进、创新能力提高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大学科技园在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中第二家建成博士后工作站,这也是我市第一家综合性博士后工作站。引进了教育部橡塑材料与工程等14支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3名博士进入大学科技园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研发。园区参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项目,开创了我国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体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先河。东营农高区创新平台及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目前1万平方米院士专家工作服务站已投入运营。省政府同意以东营农高区作为唯一核心区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并批复为省级高新区。东营高新区软件园、科技走廊、东八路工业园等科技园区进展顺利,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加快建设,正在筹建“悦来湖”高层次人才聚集区,将成为我市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同时,各县区也大力推进各类科技园区的建设。全市科技孵化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60家。

研发机构是创新的载体和源头,也是科技人才赖以安身立命、一展所长、建功立业的所在。我市获科技部批准组建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我市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石油装备、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纺织以及哈工大东营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运行,绿色化工、有色金属等研究院加速推进;围绕石油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区域优势产业,组建了7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力地支撑了行业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3家,院士工作站10家,企业重点实验室3家,为科技人才提供了高质量的创新载体。

植就碧梧高且郁,引得凤驻啭清声。我市扎实有效的科技人才工作,为全市科技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进而为区域经济转调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2013年至今,全市取得科技成果160项;实施科技项目370余项,其中国家级98项,突破关键技术65项,新增销售收入12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22.97亿元,占比34.02%,分列全省第三、五位。全市技术交易额连续九年居全省地级市首位,2013年达到20.31亿元。我市已连续十二年(六次)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东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顺利通过验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辽ICP备13012307号-5  |  21010602000106
©2008-2025 橡胶机械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