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探析温州橡胶产业的发展方向

   2014-06-17 6760
核心提示: 橡胶制品产业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的确不够引人瞩目。根据温州橡胶商会的统计,全市橡胶企业有300余家,包括生产加工、经营、贸易、机械装备企业在内。
橡胶制品产业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的确不够引人瞩目。根据温州橡胶商会的统计,全市橡胶企业有300余家,包括生产加工、经营、贸易、机械装备企业在内,除原材料、贸易、机械装备外,全市橡胶制品年总产值在20亿~30亿元,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普遍偏小。

但是,橡胶制品又是温州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配套产业,其涉及诸多行业。据统计,在温州几大支柱产业如汽摩配行业、电气行业、鞋革行业、鞋机、眼镜行业中,配套橡胶产品占总产值比率分别为:5%、3%、2%、1%、1%。这里有一组数据:2013年,温州电气电力工业总产值900亿元,汽摩配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剃须刀、打火机、仪器仪表、机械装备制造、泵阀工业总产值285亿元,鞋机工业总产值25亿元。

“搞实体经济讲究产业协同发展,这个产业重要不重要,应该让市场说了算,以产值论英雄的观念要不得。”温州橡胶商会秘书长黄安禄直言,“但是现在,温州橡胶业正在走进一条死胡同,看不到出路。”

温州橡胶商会全体理事会代表前往温州滨海工业园区考察,探讨橡胶制品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方案。

一份不了了之的人大议案

2009年2月,温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市人大代表翁学军等多位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设温州橡胶工业园区的议案。这份议案对温州橡胶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性、行业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制约因素的办法。

议案谈到,橡胶行业在工业化、机械化进程中如同人体心脏,对于振兴我国工业、航空航天等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温州市产业链中同样处于关键部位,直接关系到汽摩配、电气、鞋业、打火机等支柱产业的品质及产业升级等诸多问题。目前温州橡胶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提升的临界点,要么整合资源抱团出击抢占市场先机,要么错失良机整体淘汰出局。这个时候,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助一把力,那么温州橡胶行业将迎来完全不同的新局面。

代表们在议案中指出,目前温州橡胶业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行业环境治理的制约。由于企业分散,规模普遍偏小,有一部分小企业甚至还是作坊式的生产,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环境治理。

二是专业人才紧缺。全国仅青岛科技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两所高校开设橡胶专业,80%的毕业生流向贸易市场,仅20%走向生产一线,而温州橡胶行业的环境和规模,难以吸引高校人才。

三是设备重复购置严重。温州橡胶行业每年有50%的设备存在着重复投资问题,经温州橡胶商会摸底调查,行业中需要办理橡胶密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1家,如每个企业都购买,将会产生上千万元的重复投资。

四是土地瓶颈的制约。温州汽摩配、电气、船舶等行业发展迅速,与之配套的橡胶行业却跟不上下游行业发展的步伐,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行业不受重视,企业拿不到工业用地指标。为此,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为了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得不离开温州,比如浙江大千密封件有限公司、温州东风橡胶有限公司等。

针对上述问题,该议案提出了建设温州橡胶工业园区的设想:通过建立工业园区,实现橡胶企业资源整合、科技人才和成果共享、资金统筹等,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导和扶持温州橡胶企业联合筹建产业集团,打造一支技术领先、品牌过硬的集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为一体的集团化产业队伍。

对于代表们提交的议案,温州市发改委很快给出了回复,表示十分赞成代表们的观点,并表态:“如何引导企业重组、加快莆成行业集聚效应,提升橡胶行业整体水平是眼下政府、商会、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为此,我委已根据你们提出的建议与瓯江口指挥部进行了对接,要求对方在制定《温州沿海产业带瓯江口区域实施规划》时,将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加以考虑。橡胶产业作为化工行业一个分支,可与精细化工一并布局,远期则可以随着大小门岛石化产业的落地一并加以考虑发展空间。”

然而,时至今日,温州橡胶工业园仍然是一处空中楼阁。之后温州橡胶商会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催促相关落实事宜,对方的回复却是:土地资源就那么点,排队要地的却不少,橡胶制品行业只能往后面靠一靠了。

安全环保问题亟须解决

温州橡胶商会会长赵景温谈到,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除了土地制约因素外,更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还是安全环保问题。

“应尽快将企业的炼胶车间搬出现有的生产厂房,这是一个安全隐患。”赵景温说,“我们有个设想,如果能够找到一块20~30亩的工业用地,成立一个混炼胶中心,这样就可以将市里所有的炼胶车间都集中到一起,引进先进的炼胶流水线进行集中作业,不仅可以极大地缓解温州橡胶企业的安全环保压力。同时还可以搭建检测中心、研发中心、橡胶人才培训中心等平台。这样就可以减少重复投资,实现行业资源共享,有效地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和提升。这个方案提出来后,会员单位都非常认同,现在建设资金没有问题,我们可以自己筹集,但是最大的困难是土地批不下来,这需要政府来帮助解决。”

据了解,温州橡胶行业现在每家企业都有一个炼胶车间,有的企业是通过电子称来进行配料,精准度不高,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虽然温州已有几家混炼胶企业,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及手工配料,产品质量得不到完全保证。

近年来,温州橡胶商会一直在努力结集各方面的力量,为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而鼓呼,比如通过两会提交议案提案,将橡胶行业的诉求及解决办法等提交到政府层面,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争取政策的支持。继2009年在温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建设温州橡胶工业园区的建议》,2010年举行的第五次会议上,橡胶业人大代表再次提交了《关于将橡胶业列入温州产业集群特色配套产业的议案》,却始终未能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2013年温州市建设104个小微创业园,橡胶制品小微创业园却被排除在外。政策上的支持乏力,使得温州橡胶制品业转型升级的道路走得格外艰难,也间接造成了温州其他支柱产业产品品质难以得到保证。

今年3月,温州橡胶商会已将申请建设混炼胶中心的报告提交到温州市有关部门,至今尚没有明确答复。

企业抱团取暖困境求生

面对诸多困难,温州橡胶企业以温州橡胶商会为核心,紧紧抱成一团,共同寻找突出重围的途径。

温州橡胶行业发展至今,遇到两大瓶颈:一是生产用房紧缺,二是技术停滞。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辽ICP备13012307号-5  |  21010602000106
©2008-2025 橡胶机械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