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机械网 曾友平同志是福建省三明双轮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公司工会委员、技术中心党支部委员、机关第五工会主席。他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爱企爱岗的情操践行在日常工作中,把奉献的情怀落实在技术创新上,带领研发团队攻克一道道难关,奋力拼搏,成功研发出系列液压硫化机等新产品,为加快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增强公司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无悔追求。
研发新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工作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曾友平嘴边常挂着这句话,也常常激励自己牢记企业发展使命,把技术创新作为自己工作和人生的追求。身为公司副总工程师、机械高级工程师的他,平时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技术,虚心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善于不断总结创新,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挺身而出,带领同事们研制开发硫化机新产品,以突出的业绩为公司经济效益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请看他的一份份“成绩单”:
2002年,曾友平主持LLP-B1145×1715×2机械平移式轮胎定型硫化机新产品项目开发,20台机子产成后售予台湾建大轮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00万元。该机型是小型机械平移式轮胎定型硫化机的代表作,由此衍生出3个相近规格机型,当年实现销售额3000-5000万元。
2004年,曾友平主持新产品LLY-R1220×1960×2横梁升降侧板液压轮胎硫化机项目开发。该项目完成后,批量产成10台,实现销售收入1350万元;以该机主要结构为准衍生的LLY-B1145×1360×2液压轮胎硫化机、LLY-B1220×1960×2液压轮胎硫化机等机型,生产近百台,销售额逾1亿元。
2007年,曾友平主持新产品LLA-15000立柱式胶囊硫化机项目,产成1台,出口普力斯通轮胎公司泰国工厂,创汇40万美元。通过该机上横梁、活动平台、下横梁、主油缸缸体、主油缸柱塞、立柱、上芯模顶出杆等重要构件零件的研制,为公司在大型结构件、重要受力件的设计、加工及该类机型胶囊硫化机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改进优化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8-2009年,曾友平主持开发DH40-2M、DH30-4M、DH24-4M框架式系列液压轮胎硫化机,各规格硫化机产成逾150台,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000万元。
2010年10月,国内某橡机制造企业承接了一批白俄罗斯70"液压式载重轮胎硫化机订单,由于技术难度特别大,尤其是为保证硫化轮胎的高品质,指定须采用RIB型中心机构。该企业经反复比较多个方案后,无法突破关键技术屏障,在耽搁了5个多月后,方案仍然无法确定,面临违约被索赔的风险。该企业请求我公司协助,代其设计制造,履行他们原先的合同,挽回损失。曾友平同志凭借多年从事硫化机设计工作的经验,勇敢地承担了设计新型RIB型中心机构的重任。该新型RIB型胶囊操纵机构具有独立的上环升降、下环升降、钢圈升降和快速换胶囊等功能,完全摒弃推顶器、球鼻、扇形板夹具体等机构,大大地简化了结构,自动化程度极高。曾友平同志独立完成了该液压机的整体设计和该胶囊操纵机构的设计,并为该胶囊操纵机构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白俄罗斯用户审核后,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赞许,使该硫化机项目很快得以确立。公司成立了以曾友平同志为负责人的项目组,设计制造工作紧张有序展开。曾友平同志认真细致地分析了产品的技术要求,很快就完成了整机的结构方案设计,然后同项目组成员分工实施工作图的设计。为了整个生产大局,项目组打破常规,在大型结构件完成总体结构方案设计的情况下,便先行提出材料清单,让采购部门可以提前进行材料的采购;对采购周期较长的进口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电器元件等,优先确定设计方案,先行校审,以便采购部门提前询价采购,使采购时间大大前置,大大地缩短了整个设计周期,为零部件的加工和总装调试留下更多宝贵的时间,从而使整个项目开发生产得以较为从容、顺利地进行。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曾友平带领项目组全体成员发扬敢打敢拼、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连续几个月放弃休息日和节假日休息,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获得了用户的充分肯定。借此契机,公司一举独立同白俄罗斯客商签订了后续16台65.5"液压轮胎硫化机订单,合同金额达617万欧元,从而使公司跻进了原本已被欧洲克鲁勃和赫伯特等超强橡机制造商占据的东欧市场,实现了公司自主开发国际市场大订单零的突破,为公司今后再次进入该市场奠定了基础。
创新从身边做起
曾友平同志利用新产品开发或老产品改造等机会,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每年技术中心实施技术经济创新项目,都占据公司的绝大部分,其所在的工会多次受到公司工会的表彰,其本人也连年荣获公司工会积极分子称号。2011年5月,荣获了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9年,在设计DH24S-4M、DH30-4M四模硫化机时,他根据这两种机型主机主构架特点,在上下框梁、侧板及拉杆等部件的开发中采用独立构件、机械加工后再拼装组合的独创设计。经验证,加工工艺大为简化、加工成本有所降低、各项精度大大提高。DH40-2M硫化机采用整体框架结构,设计时,曾友平从结构的加工的工艺性等方面出发,有效地保证了结构强度。通过现场验证和比较,该机型大大优于台湾等厂家的同类产品。
曾友平在努力完成各项新产品开发的同时,刻苦钻研技术,积极保护、应用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他申报了《具有超细长孔的杆及加工方法》成果获得了发明专利;《小规格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硫化机中心机构》、《液压式载重轮胎定型硫化机》、《胶囊操纵机构》等项成果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保护、应用核心技术,企业的技术优势长期处于国内外同行领先地位做出了积极贡献。
曾友平是全国橡塑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橡胶机械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加橡胶机械标准制定及评审活动,高度重视对企业所在行业——橡胶机械行业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的密切跟踪,及时向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反馈有益的信息和合理的建议。近年来,曾友平参与制定了国家强制性标准《橡胶硫化罐》和《轮胎定型硫化机安全要求》;参加制(修)定了化工行业标准《橡胶硫化罐检测方法》、《翻胎硫化机》和《预硫化翻新轮胎硫化罐》等化工行业标准已完成报批。这些标准,均为企业正在生产或准备生产正在进行技术跟踪的产品标准,为企业夺取行业技术发展制高点。目前,他正参与主起草《轮胎定型硫化机的安全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通过参与标委会的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橡胶机械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结合自己设计开发的体验,他向公司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技术进步。
关心帮助他人是自己的职责
曾友平同志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同事有什么烦心事,都愿意向他倾诉。对部门职工生活遇到的困难,他经常援手帮助,或反馈到上级组织。2011年,他无意中听到有几个职工在议论,某单位对子女考上大学的职工给予奖励,并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他马上了解了相关单位的奖励制度,认为这是一件花钱不多、意义却很大的事情,可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于是,他及时在公司工会会议上提出对子女考上大学的职工予以奖励的合理化建议。这一建议马上得到了公司的采纳,职工反映非常好。这一奖励措施已经形成制度,让更多的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近年来,曾友平同志荣获了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的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三明市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公司劳模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