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间里的“好学生”
1996年,李莉所在的重庆渝通公司,开始由“摩托车配件”生产向“汽车零部件”生产转型。为了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公司决定选拔一人学习技术工程。
“高中时当过班干部,思想素质好。”这个理由让李莉成了幸运儿。根据公司规定,她需在3年内,学完机械生产加工的各个流程。
连续3年左右,一天休息都没有。”李莉回忆,三年里,她坚持上班干活、周末上课、下班复习,自学了八门大专教程理论课,并协助绘制生产用图、下车间现场施工、熟悉老产品并参与改制,还自己尝试设计新产品。
“一天下来,自己吃过什么、怎么走回宿舍的,基本没印象。”李莉说,当时,除了拼命学习,她的脑海中几乎“空无一物”。
2004年,仅高中学历的她以零基础自费报班学电脑。2005年,她又自学了CAD工程软件二维制图和三维制图。
自主开发产品400余件
掌握技术后,李莉与零件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几年来,她独立开发了康明斯集团重庆发动机有限公司QSK电喷发动机零件400多种。如今,公司生产的一千来种零件中,近一半都由她研发。
这些由她负责开发的零件,获得多项荣誉。新产品得到德国、法国、日本的资格认证、3C认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等,累计创产值2000万。
谈到获得的种种荣誉,李莉说:“这些都没什么,只是觉得男同志能做的事,我们女同志同样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
从业十多年来,她自主开发产品400余件,新产品得到德、法、日的资格认证。